女子脚被扎伤后,竟长出“癌中之王”!真相令人揪心,医生提醒千万注意!
【来源:劳动报】
释疑解惑,了解有用健康干货
一次脚部意外受伤反复不愈
竟最终发展成恶性肿瘤!

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一例临床案例
一起来看看↓↓↓
意外受伤
竟惹来黑色素瘤!
6个月前,浙江50多岁的王大姐在工地干活时不小心扎伤脚底,当时没太在意,只是简单处理了下伤口。可一个多月过去了,小伤口却迟迟不愈,走路时还伴有疼痛,她就在药店买了点药膏涂抹。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伤口总是反复破溃出血,右脚脚后跟还长出一个“小肉球”,范围还渐渐扩大,已严重影响生活。
王大姐就这样足足忍了6个多月,直到连走路都成问题,才前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

王大姐脚上的肿物大小约3×4cm,局部破溃出血,表面皮肤隆起,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小。经过病理检查,王女士被确诊为黑色素瘤——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
好在发现早,经过手术切除后,王女士伤口恢复迅速,目前在肿瘤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黑色素瘤被称为“癌症之王”
外伤是最明确的诱因之一
黑色素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体表及脏器黏膜表面,当黑色素细胞发生恶变,就会形成黑色素瘤。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较高,且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远处转移的特性,转移快、范围广,被称为皮肤肿瘤“癌中之王”。

肢端型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常见类型,常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
外伤是肢端黑色素瘤最明确的诱因之一,受伤、反复刺激或长期炎症可能诱发细胞癌变。此外,对于“痣”的不恰当处理或摩擦、抓挠,也很有可能引起色素痣恶变。
医生提醒,黑色素瘤早期可能表现为局部颜色改变(如黑斑)、轻微隆起或溃疡,容易被误认为是外伤后的淤血、结痂或感染。因此任何持续不愈的皮肤病变,尤其是足底、手掌等部位,一定要尽早就医,千万别硬撑!
如何预防黑色素瘤?
正确处理外伤是关键
医生表示,日常生活中加强劳动保护,及时正确处理各种外伤,消除长期不愈的皮肤慢性炎症,避免长期接触紫外线,这些都是预防黑色素瘤的重要措施。
如果皮肤受到外伤,参考以下急救步骤↓
■清创: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把伤口内污染存留物或表面的杂质冲洗干净。
■消毒:对伤口清创后,涂抹碘伏等消毒药物,防止伤口感染。
■止血:如果伤口较浅,只是局部少量出血,可以使用碘伏棉球对消毒后的伤口进行按压止血。必要时前往医院,由医生对伤口进行处理。
■观察:如果伤口迟迟不愈合,或出现肿胀、化脓等情况,甚至皮肤损伤部位长出“黑痣”,要及时就医。

识别早期恶变症状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对于身上的痣会不会病变,可根据早期黑色素瘤检测的“ABCDE”法则初步判别。

A不对称性:正常的黑痣通常较为对称,且形状规则,而黑色素瘤的形状往往不规则,且两半不对称。
B边界:良性黑痣边界清晰、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明显。而黑色素瘤的边界通常较为模糊,且不规则,可能呈锯齿状,或者出现缺口。
C颜色:正常黑痣的颜色比较单一,通常为均匀的黑色或棕色。而黑色素瘤的颜色可能包含黑色、棕色、蓝色、白色、红色等多种颜色混杂。
D直径:一般而言,普通黑痣直径较小,通常小于5mm。当黑痣或皮肤病变直径大于5mm时,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E演变:正常黑痣一般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比较稳定,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黑色素瘤则可能在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增大、形状改变、颜色变深或变浅、表面隆起、破溃、出血等演变情况。
绝大多数色素痣为良性,除影响外观外,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日常仍需密切观察其变化,尤其是手部、脚部经常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防晒是预防黑色素瘤的关键一步。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建议做好防晒。
对于身上的痣和外伤伤口
一定要注意观察正确处理
出现疼痛或长期不愈合的情况
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快转发提醒身边人注意吧~
劳动报综合自新闻坊、杭州市一医院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辑:杨丹曦
审核:马思华
更多请看
■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