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举办近千场特色活动—— “打开”博物馆和观众“双向奔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9:40:00    

“五一”假期期间,江苏文博场馆人气高涨。全省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5%,实现文创收入2104.5万元。

5月7日,江南时报记者从江苏省文旅厅发布会上获悉,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3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同时,全省各地将举办近千场省市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特色活动,其中包括主题展览171个,教育研学活动409项,文创活动79个。

创新机制、打造精品

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介绍,过去一年来,江苏制定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带动各市跟进出台相关改革举措,推动更多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实现了“创新一项机制,激活一个领域”的良好效应。

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江苏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创新举办“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让江苏头部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与老百姓“直接见面”。截至目前,“家门口看大展”活动已举办10站,累计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1.2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超千万。

会上发布了江苏省2024年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

根据报告,2024年,江苏新增备案博物馆有南京市手语博物馆、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事教育博物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等7家,全省共有备案博物馆362家。其中,320家免费开放,占比达88.4%,全省每23.6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13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泰州市、宿迁市博物馆等43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二、三级博物馆。截至目前,江苏共有国家等级博物馆98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6家,国家二级博物馆39家、三级博物馆33家。

“江苏坚持打造原创性精品主题展览,围绕‘水韵江苏’鲜明特性,加强馆藏文物的挖掘阐释,去年全省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近2500场,推出历史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20个。”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兼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盛之翰介绍,“无尽藏”“旷世城垣”“亚述之王”等4个展览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项目名单,“大爱无疆——无锡慈善事业展”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名单,另有4个展览入选推介项目名单。

研学、大赛、主题展……

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省各地博物馆将举办“吴地聚珍”“金色海昏”“礼制·时尚”等主题展览171个,“爱无界·博感知”“萌兽天团”“汉潮觉醒”等教育研学活动409项,“謇言謇行”“博古通今·智启未来”“运河文化下乡村”等博物馆“六进”活动107场,“南都繁会文创市集”“盐城盐·午后海风”“顺山集文创设计大赛”等文创活动79场。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告诉记者,13日的启动仪式上,将公布2024年度江苏省馆校合作优秀案例和研学旅游精品案例;发布2025年江苏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项目、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全省主题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举办“文博青年讲学团高校行”全国首站授旗仪式;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展览项目展示;“博物知旅”活动2024年回顾、2025年重点项目介绍。13日全天,在中运博一楼中庭将设多个展位,集中展销“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中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精品文创,供市民游客参观选购。

当天下午,中运博水韵剧场和负一楼报告厅将分别举办“青年学术分享会”和“博物馆数智化成果分享会”。“青年学术分享会”拟围绕博物馆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博物馆的重要社会教育、研究功能,博物馆与青年人的相互成就和与技术融合的积极探索三个子主题,重点探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的青年如何与时代共振。“博物馆数智化成果分享会”拟邀请在数智化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博物馆代表,围绕展览与展示、教育与传播、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分享各自在数智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

13日晚间当地还将举办“夜游运博·千年流光”——博物馆之夜活动,主要包括运河主题社教活动、非遗演出、手工技艺类非遗展示等特色活动。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