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商南:四维发力破陈规 文明新风润山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7:16:00    

仲春时节,在商南县城关街道任家沟村的环保驿站前,村民张大姐熟练地将分类垃圾投入箱体。“现在村里红白事没了攀比风,家家户户都在争创‘文明家庭’,日子清爽又体面!”她的话语里,满是对乡风新貌的自豪。这一幕,正是商南县以制度、文化、典型、数字“四维发力”推进移风易俗的生动缩影。

制度筑基,立规明约破陈俗。在过风楼镇白玉沟村文明礼堂内,村民们正围坐在一起修订村规民约,将“婚宴不超过20桌”“丧事简办不超过3天”写入新规。商南县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成立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构建“县统筹、镇联动、村落实”工作机制,全县128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一约四会”组织,修订64个村规民约,征集116条家规家训、44个家风故事,用“硬规矩”划出红白事办理“硬杠杠”。

文化润心,寓教于乐传新风。春日的金丝峡镇敬老院里,掌声笑声此起彼伏。商南县“文艺轻骑兵”们带着《春风又绿茶园村》《献爱心》《滨河公园轶事》等原创节目走进院子,用诙谐的方言演绎着自立自强、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载体,全县139个实践阵地成为文明传播“主舞台”,100余名志愿者化身“文艺轻骑兵”,将移风易俗案例改编成快板、小戏、小品等本土艺术形式,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广场开展巡演。“以前政策条文听着生硬,现在看节目就懂了——文明新风就是咱老百姓的幸福日子!”村民李大爷的话,道破了“宣讲+文艺”模式的浸润实效。

典型示范,头雁领航聚合力。“老人养我们小,我们养他们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城关街道文明路社区道德讲堂内,“中国好人”吕大姐分享着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婆的故事,台下80多位居民深受感动。商南县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推行婚丧事项“六不准”制度,3000余名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带头简办红白事200余场,为群众树立榜样。同时,注重挖掘身边典型,选树“中国好人”3人、“陕西好人”22人、“好婆婆好儿媳”700余名,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成为常态。青山镇花园村“陕西好人”韩大姐家常引得村民驻足“取经”,在她带动下,全村文明新风也逐步从“个别示范”迈向“群体效应”。

数字赋能,道德银行兑文明。高安梅,是清油河镇清油河社区居民,她不仅是“身边好人”“道德之星”,还是“村级服务平台共建共治热情榜前20名”的其中之一。清油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驰介绍:“我们把原来的爱心超市搬到道德银行,吸纳储户947户,已办理业务142次,让文明行为从‘无形’变‘有价’。”据了解,商南县推行“道德银行”建设,将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6项文明行为量化为可兑换的“道德币”,群众凭积分换物资、享优先服务。全县5.3万名群众主动参与“道德银行”建设,文明实践从“单向倡导”转为“全民共建”。

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成为商南群众“触手可及”的精神家园。从制度约束的“硬规矩”到文化浸润的“软滋养”,从道德典型的“头雁领航”到全民参与的“群雁齐飞”,商南县正以“四维组合拳”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乡风如春日暖阳洒满山乡,成为乡村振兴最动人的精神底色。

(通讯员 吴丹南)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