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创新三维机制助推审计工作质效双提升
原标题:我市创新三维机制助推审计工作质效双提升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张霞)5月15日,记者从平凉市审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着眼审计干部队伍长足发展,积极探索审计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审前培训提素质、以师带徒强基能、考核推动见成效”多维联动机制,全面强化审计干部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推动审计工作质效双提升。
把审前培训作为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筑牢专业根基的关键环节。结合审计项目特点和工作重点,分项目分专业精心制定培训方案,邀请省厅专家、业务骨干围绕最新审计政策法规、审计实务操作、大数据审计技术等内容开展专题授课,帮助审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前沿审计方法;组织审计人员开展小组研讨和模拟审计演练,分享审计思路和方法技巧,在交流碰撞中拓宽审计视野、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全面的审前培训,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得到有效充实,审计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把“以师带徒”作为提升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和传承审计经验的重要载体。自建立“师带徒”培养机制以来,坚持以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审计人员为导师,与新入职或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的审计人员结成相互学习、相互提升的对子,在日常工作中,导师从审计项目的谋划、审前准备、审计方案制定、现场审计实施、审计报告撰写、审计整改督促等各个环节,对徒弟进行全方位指导培养。导师不仅传授专业技能,还分享在长期审计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技巧,帮助徒弟快速熟悉审计工作流程,掌握审计工作要点,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师带徒”培养机制,新老审计人员实现了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审计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把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作为检验培训效果、激发队伍活力的重要手段。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健全审计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将审前培训学习成果、“师带徒”工作成效以及审计项目完成质量等纳入考核范围。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师徒”同台晾晒,徒弟以案例展示、现场答辩,导师以点评培养过程、项目成果评审等多种形式,全面、客观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务能力。对于考核优秀的审计人员,按培养层次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岗位晋升、选拔任用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考核不达标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再培养、再指导,督促其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严格的考核推动,审计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