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旧市添新韵 烟火系民生——南宁市农贸市场绘就居民幸福底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3:08:00    

清晨6时许,南宁仙葫农贸市场自产自销区,农户们将沾着晨露的蔬果码放整齐,吆喝着招揽顾客;十余公里外的安北下菜市,网红粉店的灶台已升起烟火,老板正快手翻炒着食材,诱人的香气弥漫……如今的菜市场已从单纯售卖农副产品的场所,转变为承载着生活故事、社会百态,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复合消费空间。

市民在仙葫农贸市场选购新鲜蔬菜。记者宋延康 摄

仙葫农贸市场:“鲜”意里的幸福味

天还没亮,周边农户就扛着从地里采收的新鲜“宝贝”来到仙葫农贸市场,迎接一波又一波顾客的到来。

“都是自家种的龙眼,现摘现卖,甜得很!”农户潘大姐笑着递上塑料袋,任由客人挑选。她向记者介绍,这里的摊位按天收租且价格低廉,“来摆摊才交钱,不来就不交,对我们农户太友好了。”凭借“新鲜”的品质,她一天能卖约200公斤蔬果,熟客就认这口“田园味”。

农贸市场一角,廖大姐的水瓜花摊前围了不少顾客。翠绿花萼托起一朵朵嫩黄花朵,整齐码放在竹篮里,每公斤售价40元,虽说不便宜,但懂行的食客甘愿为这清热降火的时令鲜货买单。

市场内,“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已成为不少摊位的“生意经”。在“菜大全”门面,老板娘谢芳芳和家人根据线上订单,麻利地将果蔬、肉品打包好,交由外卖小哥送去给顾客。

“一天能收到将近200份订单。”谢芳芳忙得不亦乐乎,店里主要销售日常蔬果、生鲜肉类、水产品等,“不用顾客出门,我们通过外卖小哥就能把新鲜货品送到他们手上,这就是跟着时代走。”“菜大全”借助线上渠道延伸服务触角,让“新鲜”突破时空限制,更快送抵顾客餐桌。

农贸市场经理陈海玉介绍,市场推出60个自产自销摊位,专门服务农户,既帮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又攒足了市场人气;市场检验室每天开展蔬果农药残留检测,并实时公示检测结果,让顾客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停车场免费开放,长时间逛市场也不用发愁停车费……这些贴心细节让市民逛菜市成为轻松愉悦的事。如今的仙葫农贸市场,集生鲜采购、田园体验、便民服务于一体,成为周边居民的“幸福补给站”。

安北下菜市:市井街巷里品生活

安北下菜市早已不是普通菜市场,而是藏纳无数惊喜的网红打卡地。这里既有滚烫的烟火气,也有治愈人心的慢时光,从地道的米粉店到清新的咖啡店,每一处都备受市民喜爱。

要说市场里的“流量担当”,非李姐老友粉/李姐生榨米粉和康哥老友粉莫属。这两家开了10多年的老店,凭借实惠价格、扎实分量和地道口味圈粉无数。即便不是早餐时间,店里也坐得满满当当。“在网上看到视频推荐就专程过来品尝,这老友粉太有烟火气,太好吃了!”湖南游客张女士和朋友边吃边拍照。

李姐笑着说,店里的老友粉、生榨米粉是南宁特色美食的“活名片”,每天能卖出上千碗,暑假期间这里更被外地游客“包场”。新客源不断,老街坊也眷念着这口地道“南宁味”,一边吃粉一边聊天,一碗粉的工夫,就把社区的温情串联起来。

在市场深处,“安北下咖啡店”藏在二楼,窗外是市场喧嚣,窗内是品尝咖啡的静谧时光。作为火出圈的网红打卡地,这里藏着奇妙的治愈力。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感慨:“坐在这儿看街坊讨价还价、摊主麻利称菜,比看任何画展都解压。”市场里的松弛感藏在日常的细节里,烟火气能让人卸下满身疲惫,真正体会到“生活本来的样子”。

市场里的惊喜远不止这些,百年老字号金猪王、安铺鸡、北海虾饼、博白咸馅卷粉、河池大灰粽子……这里,藏着南宁生活的生动缩影。

管理智慧:菜市场里藏着民生密码

仙葫农贸市场与安北下菜市一东一西,以截然不同的气质诠释着“宝藏”二字的含义——前者是土货扎堆的田园鲜味“仓库”,后者是烟火与松弛并存的网红打卡地。它们用最质朴的食材、最地道的风味,串联起南宁人的生活日常与味觉记忆。

一个质朴,一个多元,却共同揭示了农贸市场的当代价值——它们不仅是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更是社区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的纽带。

土货与网红碰撞,传统与潮流共生,在这里有了最生动的注脚。仙葫农贸市场的土货胜在那口“鲜”,安北下菜市的美食赢在那缕“味”,二者都以不加修饰的“真实”打动人心。当仙葫农贸市场的生鲜通过线上订单走进千家万户,当安北下菜市的老店靠短视频火遍全网,传统市场正以新姿态拥抱数字时代,让烟火气穿透屏幕,抵达更多生活场景。

两个市场的管理智慧,更藏着让商业空间生长出情感温度的密码。仙葫农贸市场用60个低价摊位托举起农户的生计,“来摆摊才收钱”的体恤里,藏着对农民劳作的温柔守护;安北下菜市则以包容姿态滋养小微创业者、自建房摊位经营者,让粉摊与咖啡店和谐共存,连网红打卡美食都化作滋养市井的养分。

市井长巷,聚拢的是烟火,摊开的是人间。正如一位顾客所说:“逛市场不仅是买菜,更是寻找生活。”

图片

1.南湖公园将重开游船项目!现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设在南湖上湖区域 2.蚊虫繁殖高峰期引发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提醒大家:防范基孔肯雅热 关键是防蚊灭蚊 3.用好“金融活水” 滴灌科技土壤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韦薇

编辑丨黄运明

校对丨吴丽花 二审丨陈叶萍 三审丨陈满运 刘晓婧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